专家视点

  • 淞沪会战期间的四行仓库周围硝烟弥漫。(翻拍照片) 新华社 发上海电通影业公司出品的《风云儿女》,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四日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影片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迅速在全国传唱。本报记者 蒋迪雯 摄(翻拍照片)城隍庙大门内,法国神父饶家驹带领20万中国难民,与敌人斗智,与死亡斗勇,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无声抗战”。 新华社 发今天我们回顾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上海人民众志成城,共御外敌,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就是伟大的抗战精神。——苏智良日前,在由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上海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讲座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苏智良为我们讲述了上海这座城市在抗战时期所谱写的悲壮而辉煌的篇章。■苏智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今天我来讲一讲上海这座英雄城市的抗战往事。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是一座世界名城,跻身世界五大都市。当时上海的城市人口超过300万,发电设备容量占全国总容量的45.5%,夜间
  • 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坚持了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中黄埔精神、黄埔因素起了极为重要的凝聚作用。继承黄埔精神对黄埔系军人进行统战的工作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开学,毛泽东在会上说:“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成功,但到现在它的革命任务还未完成。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着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的力量,即是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10月18日,毛泽东为徐向前起草了致胡宗南信。“宗南学兄军长勋鉴:黄埔一别,忽已十年,回念旧情,宛然如昨。目前日寇大举进迫,西北垂危,山河震动,兄我双方亟宜弃嫌修好,走上抗日战线,为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而努力。……国难当前,实不欲自相残杀,伤国力长寇焰也……敝方各军仅为抗日之目的而斗争,深愿与贵军缔结同盟,携手前进。蒋校长现已大有觉悟,甚为佩服。吾辈师生同学之间倘能尽弃前嫌,恢复国共两党之统一战线,共向我全民族最大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决一死战,卫国卫民复仇雪耻,当在今日。吾兄高瞻远瞩,素为弟所钦敬,虽多年敌对,不难一旦言欢。”10月1
  • 当学生在课堂上突然崩溃大哭,理性教导为何瞬间失效?批改作业至深夜的烦躁感如何蚕食着教育者的初心?这些困境直指教育中被长期忽视的情绪暗流。彭凯平教授的《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如一盏明灯,揭示出真相:情绪素养是教师的“第二专业”——它不仅是心理技能,更是重塑教育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情绪颗粒度”:教育精准干预的识别基础。彭教授在书中深刻剖析了情绪的复杂性,也使我们更加了解“情绪颗粒度”的重要性。比如,学生因“作业抄袭”产生的道德羞耻,与因“口音被讥笑”引发的身份羞耻,需要完全不同的干预策略——前者需要重建诚信认知,后者需要强化身份认同。教学中,学生的沉默可能是“抗议的盾牌”(如被当众批评后的抵触),也可能是“求助的信号”,精准区分才能避免教育错位。教师可尝试用“失望—期待量表”替代“不认真”标签,如询问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是题目难度超纲,还是时间分配不当?”曾有班主任将“调皮”拆解为“求关注的躁动”与“怕失败的逃避”,针对性干预后沟通效率提升60%,学生抵触率下降近半。“扩建积极情绪”:驱动课堂动力引擎。拓展积极情绪可化解消极情绪。教学中教师可设计“积极情绪启动仪”,如课前3分钟“成功日志”的
  • 近日,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八严禁”》公告的发布,引发了热议和好评,也让家委会再次成为我们申城基础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注焦点。其中“严禁以家委会名义统一订购教辅材料”的明确规定,直指过去一段时间家校协同中存在已久的“权力越界”问题。当部分家委会从家校沟通的桥梁异化为“第二教导处”,从教育资源的支持者蜕变为“隐形收费窗口”,我们迫切需要为家委会的功能与边界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它不是权力的延伸,而是服务的延伸;不是决策的主体,而是协作的载体。那么,中小学校的家委会在走向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以下四个生动的角色隐喻,或许能为我们锚定家委会的公益坐标提供一些启示。(本文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长,教育学部教授 王健)家校路口的“交通灯”:以规则定边界,以沟通践使命家委会的首要职责是守护家校互动的秩序,就像交通灯通过“红黄绿”三色信号调控车流有序通行,家委会也需以明确规则界定家校互动的“通行权限”。1.红灯亮:禁区绝不可逾越。涉及教学管理、强制收费、教辅订购等核心教育事务时,家委会必须亮起“红灯”。市教委“八严禁”中严禁家委会统一订购教辅材料的规
  •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回顾那段历史,深耕上海城市史研究40余年的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苏智良感慨良多。他用自己多年研究的经历告诉我们,为什么80年后,我们仍然需要重读这座城市的“抗战故事”,铭记这座城市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上海军民与国际友人并肩作战,留下无数动人的历史片段——这里从来不只有迷人的城市风景,还有充满血性的城市风骨。上海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一页,也是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让抗战的记忆留下来从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幸存者及其遗孀,抗日英雄谢晋元的儿子、孙女,到三百多名“慰安妇”幸存者……在过去的40年里,苏智良接触过不少亲身经历过抗战的前辈以及他们的后人。那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已一个个老去,但他们188比分直播抗战的记忆,却因为“苏智良们”多年来的寻找与访谈,得以在博物馆、媒体、书籍中以各种形式留存给后人。人们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晋元纪念广场拍照。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在苏智良执教的上海师范大学,文苑楼二楼便是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几乎每个星期,博物馆都会接待不少从韩国远道而来的参观者,甚
  • 【编者按】作为上海市理论社科领域一项重要的人才选育机制,“上海社科新人”评选活动有力助推了一批青年才俊加快成长,对加强本市理论社科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勉励本市理论社科青年学者潜心治学、勇攀高峰,第十二届“上海社科新人”评选活动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上海东方青年学社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组织开展,最终评选出19位“上海社科新人”。“澎湃新闻”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对这19位青年学者进行了访谈。访谈围绕青年学者各自的研究领域、学术旨趣、研学经历、治学故事与经验启示、“上海社科新人”评选活动对于青年学者学术成长的助推作用、个人学术成长与本市理论社科事业发展相互促进等话题展开,以期为青年学者的治学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与启迪,成为其学术成长过程中弥足珍贵的有益激励。本篇访谈的“上海社科新人”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史系副主任李腾。李腾教授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李腾:我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10-12世纪的拉丁西方,具体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领域。首先是对“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探究。在阅读了数百份多语种文献的基础上,我
  •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实践开展研究,是上海理论社科战线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阐释上海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探索,去年7月,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规划办策划和组织“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样本”系列课题研究,对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七个聚焦”战略重点,遴选知名专家组建研究团队,对上海在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课题成果近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并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文库”首套丛书。本报今日介绍这套《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样本研究丛书》,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理论社科战线立足中国国情和上海实践,持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研究阐释。“五个中心”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的战略擘画,因此,既有国家战略的制度设计和同频共振,又有新时代上海基于自身发展特征的系统性思路和实践路径。《“五个中心”建设:国家使命与发展逻辑》一书的目标就是力图以“国家使命-历史演进-内在逻辑-新内涵-实践路
  •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安吉县的小山村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这一理念的思想星火,从浙北山村走向全国,成为照亮中国发展道路的绿色灯塔,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回顾“两山”理念的历史沿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两山”理念的深刻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加强新时代生态韧性治理,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智慧和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两山”理念的核心是科学处理好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有机发展的历史过程。  “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  上世纪80年代,在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主持制订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这一理念提出的历史背景源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早期觉醒与实践,彰显了习